儿童友好,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善意和温度。小区里的健身步道、校门口的彩虹斑马线、社区活动室里爽朗的笑声和儿童议事厅里刮起的头脑风暴……当你俯下身来就会发现,我们生活的家园正越发成为孩子们温馨的成长乐园。
面对“最柔软”的群体,浦东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出发,从衣食住行各个场景入手,在点点滴滴、时时处处融入关爱,不断把“儿童友好”从“概念”发展为全面铺开的“实景”。
傍晚时分,位于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委门口的健身空间里,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这里蹦蹦跳跳。这里的塑胶地面被粉刷成了清新的蓝色,30平米左右的空间里,划定出了跳房子、立定跳远、数字绕线走等多个童趣十足的运动项目,每天晚上都会吸引来不少小朋友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里曾是一片荒废的绿化带,附近的滑梯、攀爬架等游乐设施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。当时,花木街道向社区儿童开放二维码,让孩子们成为“啄木鸟”,将发现的问题拍照上传到街道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平台上。街道妇儿工委再通过儿童参与平台,让“小大人”们参与到社区治理中。
李名阳就作为儿童代表,全过程参与了牡丹七居委健身空间的改造。他和小组成员经过实地调查、数据汇总后,在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图文并茂地完成了方案设计。他说:“通过实地调查,我的眼界也得到了不断开阔,在分析问题和提出相对应解决方案的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,我还认识到自己作为社区的小主人翁,有责任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在社区治理中引入“一米高度看世界”,让孩子身临其境感知家门口的变迁和自身成长的变化,是一个儿童友好社区散发的关怀和温度。为此,花木街道还打造了一个数字赋能的儿童友好服务网络。作为上海首个街镇级“数字孪生城市”所在地,花木街道的数字孪生城市不仅1:1还原了现实中的城市,还承载了近270万条数据,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
花木街道妇儿工委主任、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嘉宁告诉记者,“就拿打造15分钟儿童社区生活圈为例,在数字孪生城市的支撑下,我们能够算出从小朋友的家出发,步行15分钟之内可以到达的学校、运动场、儿童服务站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,如果有缺少或不足,就会马上补上或改进。同时,我们还对街道全社区205个空间进行了分析,计划改造138个社区亲子运动场,利用金角银边我们已经打造了13个口袋公园,这些都成为了孩子们业余时间的最爱。”
除了物理空间的打造,花木街道还依托“花木童盟”微信小程序,即时发布活动信息和课程内容,让亲子家庭和儿童对家门口的精彩活动“尽在掌握”。就算不出家门,花木儿童也能在云端同步获取精品内容。花木童盟小程序上面有音乐剧的体验课、折纸课等上百种活动,家长们可以在线上为小朋友报名,线下参加活动,如果是无法参加线下活动的小朋友也不必担心,家庭及儿童服务馆上面有丰富的线上课程,有累计200多个课程的视频。
当前,浦东正以“精品城区、现代城镇、美丽乡村”三个圈层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,各街镇都在结合辖区特色,打造个性化的儿童友好家园。新区层面也发布了《浦东新区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》,为打造有温度、有显示度、有感受度的儿童友好城区示范样板提供支撑。浦东新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、区发改委副主任刘宇介绍说:“我们浦东区域较大、形态也十分丰富,既有高度国际化现代化的地区,又有古镇田园、江南水乡等特色风光,可以打造不同类型的样板。”
在这场城市建设和儿童友好的双向奔赴中,倾听儿童声音、回应儿童需求是关键。当前,浦东新区还在编制儿童友好城区行动方案,不久前,新区就面向广大儿童、家长及社会各界征集“儿童友好我来谈”活动。刘宇补充说:“我们在2月28日到3月20日已经开展了‘儿童友好我来谈’的公开征集活动,累计收到建议458条。同时发放了问卷,到目前为止已经回收问卷4.7万份。我们将把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的研究,在我们的方案和后续工作中予以采纳。”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浦东将全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,优化公共服务和空间资源供给,努力形成多元参与、共建共享的儿童宜居、宜学、宜成长的环境,把儿童友好城区的美好蓝图转化为施工图,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。
正如建设儿童友好城区的主题词所说:浦东,让儿童仰望星辰大海,触摸宇宙无边;浦东,让儿童点亮心中奇梦,连接世界精彩;浦东,让儿童感知身边温暖,悦见城市美好。在这方儿童友好的幸福城区,孩子们正在点亮未来浦东的光。
唐周丽
X 关闭
X 关闭